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複製網址

國際性別通訊第9期

101年8月出刊

法國新內閣出爐 男女各擁半邊天

法國5月選出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(Francois Hollande)為新任總統,選前歐蘭德曾承諾若當選,將會依照男女比率平均分配首長。法國政壇向來性別比例不均,前任沙柯吉政府內閣女性成員占不到全體的兩成,而在17日出爐的新內閣名單中,出現內閣閣員性別比例各半,女性入閣比例瞬間竄升,在歐盟僅落後冰島、瑞典。

新總理艾侯( Jean-Marc Ayrault)上任後隨即召開首次會議。要求新政府首要任務是落實競選承諾,大減總統及所有部長薪酬3成,以身作則、與民共苦,並建議立法限制閣員職務及活動,以免因身兼多職造成利益衝突。

在艾侯提出的所有34名內閣成員中,有17名男性、17名女性,女性閣員比例從沙柯吉政府的16%劇增為50%,來自法屬圭亞那的陶比拉(Christiane Taubira)被任命為司法部長,是職權最高階的女性內閣。令人眼睛一亮是內閣中最年輕僅35歲的貝卡森(Najat Vallaud Belkacem),她將擔任女權部長兼政府發言人,貝卡森是出生在摩洛哥的移民女兒,27歲即當選議員,入閣前是里昂市的副市長。

新內閣另一特色是國際化,不少首長為非法國出生的歸化移民。其中內長由49歲西班牙裔社會黨右翼的瓦爾斯出任;39歲意大利裔菲利佩蒂(Aurelie Filipetti)出任文化部長;39歲韓裔的佩爾蘭(Fleur Pellerin),6個月大即被法國父母收養,將出任中小企業和創新助理部長,成為法國第一個亞洲臉孔中央官員。新內閣名單18日起正式運作,不過到6月國會選舉後,內閣官員仍有可能變動。

然而英國左派《解放報》在社論中批評:「除了門面功夫之外,一切照常。名校的男性白人畢業生再度在政府的各個層級大獲全勝。」,法國部長們上任後聘請的140名顧問中,只有38名是女性。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