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複製網址

國際性別通訊第30期

108年08月出刊

今年5月,《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》三讀通過──同性婚姻的法制化,不僅寫下我國性別平等的新頁,國際主要媒體的相繼報導,也正呼應著台灣成為「亞洲性別平等標竿」的追求。本期「特色組織」與讀者分享瑞典LGBTQ權利聯盟在婚姻平權法案通過後,如何持續強化對不利處境性少數群體的支持,同時透過國際連結與倡議,推進全球的婦女與性別人權。

無獨有偶,聯合國婦女署(UN Women)2019-2010年的婦女權益發展進展報告以「變遷世界中的家庭樣貌」(Families in a Changing World)為主軸,除了勾勒當今全球移民家庭與同性伴侶家庭的輪廓外,更以五十年的時間向度,呈現女性處境與家庭型態變遷的關聯,並提出國家、非營利部門、市場及家庭四方共同承擔照顧責任的「友善家庭政策藍圖」,以利於女性自主的達成。母親節慶祝活動「媽媽之道 媽媽知道」則道出台灣媽媽仍面臨的種種壓力與掙扎,也希望藉此讓家人同理媽媽且能起身分擔家務勞動。

面對變遷世界最不可忽略青年的聲音,「人物速寫」介紹瑞典女孩格蕾塔.桑伯格(Greta Thunberg),桑伯格以切身經驗結合有力論據,短短幾個月內獲得全球超過百國學生的響應,已使自己成為關鍵的氣候運動者。「2019性別平等與永續創新人才培育計畫」亦希望透過國際視野與性別意識的啟發,催生台灣年輕世代的創新實踐;「《時代雜誌 先鋒女性》影片放映暨座談會」即是一次青年行動力的展現,由婦權基金會實習生「辣台妹聊性別」團隊策劃的座談,連結導演、運動者與社群媒體經營者,針對運用數位影像與媒體發揮影響力進行了精采對談。

數位科技持續發展且影響著不同領域的經濟活動。今年APEC大會主題為「連結人群,建構未來」(Connecting People, Building the Future),「婦女與經濟政策夥伴關係會議」則關注數位社會與經濟中新興的性別議題;〈未來職場與女性就業:以新媒體為例〉一文進一步分析新媒體產業可能為女性帶來機會與風險,提供相關部門在思考與規劃政策或方案時,莫忘融入性別觀點!

回到上方